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从夯实基础设施、深化融合应用、强化技术创新、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安全保障、完善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网络体系强基、平台体系壮大、数据汇聚赋能、新型模式培育等15大类任务83项具体举措,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发展。
工业互联网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工业互联网跑出发展新速度设立明确目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 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业态、新模式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作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从《工作计划》中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工作内容持续丰富,工作指标进一步量化,为下一步我国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赋能行业迸发更大能量。《工作计划》提出,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打造10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完善5G专网部署模式,在消费品行业培育“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近156万个,“5G﹢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10个重点行业领域20个典型应用场景,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总数达到2400个,创新应用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建设,助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毫无疑问,“5G﹢工业互联网”将持续释放倍增效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表示,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拓展“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空间。在产业应用方面,推动应用领域从工业外围环节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应用重心从单点孵化向5G全连接工厂拓展。在技术支撑方面,进一步加强5G工业模组研发、5G专网标准化建设方案落地、构建“5G﹢工业互联网”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在发展模式方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创建“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建设“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平台体系化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支撑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资源汇聚配置的新型基础设施,平台的应用普及是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也是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布局要点。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150个,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然而,工业互联网平台细分场景特征显著、行业技术壁垒高、数据共享存在障碍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解决。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相比,《行动计划》中“平台体系壮大行动”不仅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双跨平台”发展,更强调了培育聚焦行业特点的专业型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平台,并新提出“持续建设能源工业互联网专网平台体系”等重点工作。“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实现精耕细作,全面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加速平台推广普及,激发企业融合发展活力。
激发数据要素潜力,推动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如今,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更是平台应用的关键资源。随着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各行业各方面各环节逐步积累了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工业数据资源,大量数据沉淀在各类平台上,无法产生“连接”,令数据价值大打折扣。《行动计划》在数据汇聚赋能行动中,提出要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基本完成重庆、山东、浙江、辽宁、江苏、广东等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建设。推动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字典。“互联互通”是进一步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基础,王宝友认为,推进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构建起平台互联互通的标准体系,统一工业数据、算法模型、微服务等接口标准。建立数据字典,梳理各平台数据目录,推动平台数据接口互认,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和数据资源池。鼓励工业机理模型、工业APP的跨平台调用和订阅。另一方面,要构建统一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和行业分中心建设,构建统一的工业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工业数据互联互通铺平道路。(记者 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