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数字经济文理交叉平台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报告(2022)——新兴低碳产业、数字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版图重构》发布会近日在京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正迈向新征程,低碳转型与数字经济两种重要力量推动着中国宏观及区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版图重构。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玉介绍,近年来,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在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低碳转型、数字产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空间上仍存在不平衡。报告针对低碳发展和数字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逻辑分析,揭示了低碳发展和数字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机制。数字与低碳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推动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报告发现,低碳和数字在空间发展上具有强相关性,低碳与数字联动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示范引领作用更突出;中心城市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潜力与数字产业发展表现良好,成为区域低碳化和数字化的“高地”,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尤为突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潜力小、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低,以及两者融合程度差的区域有可能陷入更被动、落后的境地。因此,低碳转型与数字发展可以显著改变区域间要素流动、资源配置与经济联系模式,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成为塑造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
报告建议:第一,立足低碳协同与数字协作,构建新型区域经济联系通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二,深挖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潜力与加强数字化改造,提升特殊类型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第三,新兴低碳产业与数字产业发展存在错位组合的地区,应加速深化两者的融合,补齐发展短板。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裴建锁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可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经济的韧性。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黄滢提出,“双碳”目标会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业态的出现,同时也会带动地区新发展模式的出现,因此,将低碳和数字发展的研究主题相结合,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