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我国数字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持续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数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为未来中国产业数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也正在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新业态新模式继续快速增长,主要增长指标普遍高于经济增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下,数字经济发挥了创新创业策源地、就业“蓄水池”等功能,有效激发了市场经济发展活力,支撑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我国数字经济正迎来新的爆发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其一,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重点提高基础研发能力,着力解决高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比上年增加3563.2亿元,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力度持续加大,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发实现创新突破,5G、量子信息、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其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我国强化战略布局,大力推动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4G网络和5G独立组网网络,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形成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优势。基础设施和基础资源的突破发展以及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的加速形成,将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治理提供强大支撑。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不仅带动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而且重塑了传统行业的产业格局。在新经济重塑传统行业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数据红利,让数字化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为未来中国产业数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数字金融、5G通信网络、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居家办公、在线支付等新产品、新业态,数字文化的普及显著提升了人们在文化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中国数字经济正展现出蓬勃生机,中国已成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领先的数字经济大国。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