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长天流云,三江奔涌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寄予“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殷切期望,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青海省信息通信业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青海“四地”建设要求,认真落实部省工作部署,不断夯实网络基础、创新监管服务、强化安全保障,2022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8.3%,增速排名全国第三;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排名全国第一。尤其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充分挖掘青海资源禀赋,助力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智慧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发展,奋力谱写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行业力量。





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助力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碧波荡漾的盐湖,在高原的阳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片被分隔的卤水,在戈壁烈日下持续结晶;近岸处,雪白的盐滩持续累积,铺陈出一座万丈盐桥,蔚为壮观。

虽然是春寒料峭的2月,供给车间却是忙得热火朝天。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供给车间主任乔猛盯着智能化盐田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着无人化采盐船运转。车间外,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的盐田里,数十艘采盐船正在作业。这得益于5G﹢智慧采盐船智能化作业,使得无人化成为可能,减少了工人在艰苦环境中劳动、非计划故障停机造成的钾肥产能损失,提高了产量,并让“上船一脸盐、下船满嘴咸”的传统人工采盐成为历史。

早在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青海盐湖肩负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技术革新、产品创新的使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对青海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支柱性作用。盐湖中的钾肥资源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新技术探索盐湖生产场景的创新应用,是盐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青海盐湖地处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低压、低氧、干燥、昼夜温差大、紫外线极强、交通不便,在这种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改善盐湖人工作业方式及工作环境,减轻繁重的工作量,推进盐湖智慧化建设迫在眉睫。

根据盐湖钾肥生产智能化的实际需求,青海移动规划部署5G专网,将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企业关键生产环节进行融合,满足了盐湖企业生产设备信息采集以及大规模机器间的通信需求。工业控制业务对通信连接有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性的严苛要求,并且盐湖钾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而传统有线方式部署不方便,特别是对采盐船这样时刻处于移动状态的设备进行控制。青海移动发挥技术优势,运用5G替代了传统连接机械设备与PLC间的现场工业总线,解决了固定线路阻碍灵活编排、机器移动、大规模设备并发通信需求等问题,使得固定产线生产模式被逐渐解构,为生产制造灵活性、柔性化奠定了基础。

“青海盐湖5G﹢智慧采盐项目运用了5G的700M﹢2.6G双频融合组网、UPF下沉等领先技术,推动采盐船、锚船、岸基加压泵站等生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设备机器的运行数据回传、状态实时监测和实时预警。”格尔木移动总经理陈亮表示。

同时,通过建设5G无线专网,并将UPF下沉到园区,保证了业务的安全性,开展采收作业无人值守解决方案研究,解决了采卤区作业范围广,区域巡检工作量大,现场作业行为监管难、控制难,现场作业安全性难保证等问题,实现了人力部署高效化、作业行为可控化、现场作业安全化、监控范围广域化、采盐船工作智能化。

“如今,采盐船采用的3D数字孪生,可以动态形象地监测采盐船的实时生产状态、各组件的工作情况和实时参数,实现钾肥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可以贯穿钾肥掘进、抽卤、过滤、增压、传输整个周期。不仅帮助钾肥产品更好地生产出来,还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监测生产过程。”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部长马明民说。

同时,青海联通在盐湖化工行业中引入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制定氯化钾、碳酸锂产品管理的标准标识编码规则,沉淀青海二级节点的数据资源。为盐湖股份下属的钾肥分公司、元通钾肥、蓝科锂业的综合开发、循环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我们建立盐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了数据资源集中和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最大化释放数据价值,帮助盐湖股份优化质量追溯,提升了生产效率。”青海联通工业互联网负责人段武忠表示。

推进数字平台建设 着力打造智慧清洁能源

青海地处祖国青藏高原,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电、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2016年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考察青海时分别提出“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目标。同时,青海积极落实“西电东送”战略,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上了来自青海的清洁电力;2020年,全球首条清洁能源输电线路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用“青海之光”点亮“中原之灯”。

目前,青海黄河水电公司与青海电信共同探索公伯峡水电站智能化建设,依托5G专网,加快推进在风、光、水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打破各系统、各板块数据孤岛,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以强有力的数字化平台,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打造“数字黄河”。

在公伯峡水电站内,搭载着红外热成像仪与高清摄像机、拾音器、局放探测器的公司首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认真工作,不断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在各个监控点采集表计读数、设备工作温度,实时处理分析后,通过通信基站将数据反馈至客户端软件,并对自身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反馈,还能按预先设定的预警值发出报警信号。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能够进行设备台账管理、设备检修、日常巡检、设备异动等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除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公伯峡水电站,以智能门禁、智能视频、人员定位、物联设备、智能穿戴、三维可视化为技术推力,以规范检修、维护、操作、巡检为业务管理主线,以人员行为、设备状态、安全措施执行管控为重点,将HSE监督管理工作融入整体安全管控系统,通过“技防”解决生产过程风险预控能力不足、安全措施落实困难、安全监管困难等问题。

“现在正在开展公伯峡水电站数字化智能集控建设等7项智能化工作,智能化安全管控、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落地应用,正在试运行中。下一步,结合机组检修,开展全厂智能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化研究工作,通过智能化工作推进,实现现场作业全过程智能安全管控,全场数据信息智能分析、趋势研判,实现智能决策。”公伯峡发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军邦表示。

据了解,水电站巡检范围约10平方公里,传统巡检方式无法实时掌握人员位置信息,实时通信难,安全生产规范性不高,遇到突发情况时,现场应急调度协调不畅,影响了突发情况的处理时效。“如今,智能安全帽通过5G专网回传实现即时通信,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规范了作业流程,有效解放双手,大幅提升了单兵的任务执行能力。”公伯峡水电站运行值长刘昆说。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大力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需持续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大做强。

青海地处丝绸之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主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冷凉干燥,清洁能源富集,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天然良港。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基于清洁能源的绿色数据中心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青海高度重视绿色数据中心发展,依托富集的清洁能源和全国“电价洼地”优势,积极参与“东数西存”工程,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为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数据中心产业提供了重要路径。

如今,青海采用自然冷却等技术可大幅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和运营成本,在数据中心制冷用电方面比全国平均节约用电20%左右,数据中心设备可全天候、低能耗、满负荷运行,适宜布局无污染、高载能、高质量的“一无两高”新型绿色产业集群。目前,青海已建在用的大型数据中心有5个,分别是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绿色大数据中心”)、青海电信云网大数据中心、青海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青海联通三江源大数据中心、海南州大数据中心。截至2023年1月,全省大数据中心共有机架32032架,其中在用13181架,在建18851架,数据中心机房PUE值均在1.4以下,基本满足传统IDC业务增长需求。

“绿色大数据中心是我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基于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发展模式,可实现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零碳目标。”绿色大数据中心运维负责人陶鹏表示,青海清洁能源得天独厚、潜力巨大,装机占比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可实现100%可溯源绿电供应,为全国零碳、可溯源数据中心发展提供了“青海样板”。

据了解,绿色大数据中心自建太阳能互补电力系统,采用2N供电模式,供电可靠性达99.999%,且在100%清洁能源供电方面已与能源企业达成共识。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等新型冷却技术,使全年自然冷却时间约为314天;采用高压直流和智能小母线技术、AI调优节能技术、余热回收利用等新型节能技术,使数据中心PUE值保持在1.2以下。同时,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化运营管理平台及智能安防系统,实施智慧化机房管理、智能设备管理、机器人巡检等智慧化管理手段,实现全场景、全流程智慧化管理。

青海作为清洁能源消纳问题突出的省份之一,数据中心耗电占比较高,可为绿电消纳提供全新手段,破解因省内负荷增长缓慢造成就近消纳能力有限的难题。下一步,青海信息通信业将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依托绿电交易构建“坚强智能电网﹢风光水储一体化电源﹢绿电溯源认证”的绿电供应方案,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做好绿电出具、存证、追溯、核销等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为数据中心提供可信、实时、多维度的绿电溯源与绿电认证服务。

此外,在共建共享方面,青海铁塔积极与基础电信企业沟通,通过对运营商网络建设难点、覆盖盲点及城市建设重点三类区域的筛查,统筹分析筛查关键资源,聚焦重点场景,积极推进塔类、室分系统共建共享工作。同时,青海铁塔探索社会塔与通信塔互转价值新空间,为了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和社会信息化,最新发布乡村智保、渔政智保、水库智保、森林智保、蓝天智保、耕地智保、秸秆焚烧七大视联子产品,为环保、应急、政法、林草、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提供站址共享服务和视频监控服务,不仅实现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化,为通信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持。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青海信息通信业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青海奔腾的水、炙热的光、强劲的风,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尼玛多吉表示,青海信息通信行业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部省工作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稳妥有序部署5G和千兆光网,持续挖掘数字技术应用的新场景。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立足青海清洁能源富集、气候冷凉干燥等环境优势,积极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省内直连网络、国家骨干直联点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新屏障,积极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通信网络运行安全、建设生产安全,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安全的环境。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