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经济本质上作为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两大战略的融合产物,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空间连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县域实现统筹,助力城乡关系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既是城乡融合新理念,也是乡村振兴新实践。”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在“县”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形态,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是打造数字化条件、再造城乡融合流程的重要探索。它不是拘泥于某个点或事物的一时一地,而是将人才、物流、技术、资本、文化、能源等生产要素创新性串点成线扩面,实现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
所谓在“县”经济,音同在线经济,一语两义,是对县域发展数字化的形象描述。腾讯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在“县”经济:城乡融合新动能》报告认为,县城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县域经济需要在城乡融合理念指导下,以县城空间为载体推进。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仍存在一些壁垒,各类资源和要素更多是从乡到城的单方向流动。只有充分发挥县域在城乡融合中的枢纽作用,畅通和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在融合的意义上重构城乡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县域产业发展、推动“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部署。2023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阶段性目标及重点任务,包括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建设、智慧农业、县域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文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等26项内容。
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已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打造数字化条件。首先,要挖掘新的数字化应用,推动县域创业就业;其次,要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及县域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最后,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工业和现代产业。打造数字化的条件,关键不仅在于数字技术本身的赋能,更是数字经济对于产业和发展全方位全链路的改造。
二是再造城乡融合流程。要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便利化、资源配置均衡化,包括针对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县域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再造城乡融合的流程,不仅是对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也是对完善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探索。
三是促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县域数字化建设滞后于大城市整体进程,地方保护、区域壁垒、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开放模式、创新县域产业发展是发挥县域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培育农村新兴产业带头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乡村职业经理人群体,以数字化、创新化思维连接产业供需各方;另一方面,补齐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数字赋能农产品的产、销、运各环节一体化,畅通城乡流通网络,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切实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提质扩容。
四是推动县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逐渐弥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的不足。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融入公共服务供给,会极大提升公共服务的质效和可及性,使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全面、多样化的服务。
报告认为,在“县”经济打造数字化条件、再造城乡融合流程,最终目的还是激发各方参与、提升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中,在“县”经济相关实践不仅需要企业参与、行业共建,更需要新一代青年人、农民群体和县域主体的“自发意识”,将发展主动融入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中,提升县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内生动力,用数字化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