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酱园,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望无际开阔无垠的晒场,抑或是正在接受阳光雨露孕育变化的各色酱缸?

步入广东省佛山市的海天味业工厂,记者惊喜地发现,传统印象里古色古香的酱园酱缸和匠人师傅们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超高温灭菌和封闭式圆盘制曲环环相扣、自动化生产线与连续压榨环节彼此交融,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机械化共同构筑了一幅科技创新的美好画面……岁月悠悠情意暖,余味缭绕是酱香,从数百年前佛山的一个古酱园,发展到今天世界最大的调味品企业,在中国联通赋能下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正是海天这个中华老字号历经风雨仍然充满活力的“焕新”密码。

(网站)从“老师傅”到“大数据” 联通数智赋能中国老味道历久弥香485.jpg

数智化引领 焕发“老字号”新活力

传统酱油生产需经历黄豆筛选、蒸煮、制曲、酿晒、压榨、过滤出油,以及灭菌澄清、灌装、仓储、装货发运等一系列的流程。传统操作中,不光各工序间缺乏连接全靠人工,而且酿造过程也要看温度、湿度等老天的脸色,对老师傅们的经验和手艺格外依赖。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天就在持续研究如何用设备替代人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转型升级”。

中国联通及时洞察海天需求,在2021年就与佛山海天味业携手共建“5G+调味品产业链协同智造工厂”数智化体系,构建端到端5G无线专网,依靠5G网络特性进行调度优化,实现数据本地存储和计算,满足数据不出园安全可靠需求,真正使“通信网”演进为“内容网”。同时,建设海天5G+AI智能化应用,提出“产业链协同智控”概念,利用5G网络结合MEC专网切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等创新和改进,实现以大数据分析支撑运营管理和决策,以数字化透明方式呈现经营过程和结果,提高经营能见度,全力助推海天味业从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通过这样的数智化革新,海天的企业效率和竞争实力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仅佛山工厂一天的产量就能达到1.7万吨,快速包装生产线每小时能产4.8万瓶酱油,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倍以上。2022年海天总人均产值353.35万元,年均累计成本节约估值达5000万元。

新技术助力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与一般食品行业不同,调味品的加工工艺复杂,酿造产品受原料、天气、微生物等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实现精细化管理存在不小的难度。因此,如何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海天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在中国联通为海天味业打造的“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内,就包括5G+制曲质量AI视觉检测、5G+数字化展示、5G+预测性维护、5G+AI合规检测等多项必要监测程序,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制曲环节,通过5G+AI机器视觉统计分析和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曲料质量情况,质量分级准确率达98%以上,避免了人为影响发酵环境。

今天的海天工厂,已实现工厂数字化设备占总生产设备比重大于70%,数控设备联网占比大于80%。一瓶酱油,无论是从原料到产品的119道工序、还是494道检测的标准化,都已实现了智能化、数据化、自动化、信息化,确保了产品品质稳定可控。

数字化融合 让百年味道远销全球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为海天味业打造的“海天味业工业大数据分析运营平台”也为全球销售、研发、生产、物流等各环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员工、客户直观快速了解海天数字化工厂运营情况提供帮助、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网站)从“老师傅”到“大数据” 联通数智赋能中国老味道历久弥香1605.jpg

中国联通以应用场景为核心,通过重组供应链链条的业务协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融合数字化能力建设智能供应链平台,形成了从供应商、海天、物流服务商、经销商的全供应链一体化动态协同办公模式,打通了销售、研发、生产、物流、售后各个环节系统数据,建立了顾客需要的成本、品质、效率优势,极大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物料供应的响应速度,减少物料的供应风险。

行走于传承与创新之间,海天酱油在中国联通的帮助下,把每个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数智化改造成果全部倾注在了一瓶小小的酱油中,使“老味道”焕发出了“新生机”。未来,中国联通还将继续携手海天味业打造国家级调味品产业集群,赋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创新,不断让百年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旺盛生命力。

编辑:郭佳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