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两篇小说——已故老作家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这两篇小说堪称红色经典中的“经典”,伴随我40多年的阅读史。最初读这两篇小说时,我还在中学阶段,老师把它们当作业布置。对一群孩子来说,做完作业,小说就放下了,除非要考试,需记住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文章作者等“关键得分点”。
我考完试,确实把小说放下了,没再读。但却有莫名的种子在心里孕育、发育、壮大……我成了一名红色经典阅读爱好者,在用较为专业的视角重读这两篇小说时,如遇久违的家人一样,亲切、温暖、震动。它们的“肌理”如亲人的皱纹,清晰而实在。
我由此经常想:怎样的红色经典作品才经久耐读?
作品感染人的不会是豪言壮语,而是出色的细节。红色经典并不是某些人认知中的“高大上”,而是从实实在在的人性角度出发,去审视复杂的情感。一名党员作为经典中的角色,已然浸润着作者对党的坚定信念。
交党费,对很多党员来说是一个“习惯动作”,然而把这个“习惯动作”做好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有的党员对这个“习惯动作”不在意,实则是对党章规定的应尽义务没有“渗入骨髓”。按照党章要求:连续六个月不交党费,就被认为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
我曾遇到某党员经常忘记按时交党费,推说是工作太忙。有的党员认为交党费是件麻烦事,现在不是推崇支付平台吗?只要网上转转就了事。还有的党员党费靠人代交,代交者居然是群众。有的党员经常被党小组长或组织委员提醒后才交党费。如果把这篇《党费》让党员来读一读,这些人估计会红红脸、出出汗了。身为一名党员,交党费实乃神圣之事,既是组织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
在《党费》这篇小说中,一名女党员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为交党费,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智慧,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尽管被白匪几经搜查、折磨,但她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保护好自己的同志。小说很有层次地描写出一名党员的镇定从容、视死如归。“是的,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的献身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人物语言、心理与读者同频共振。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说到了一位即将牺牲的同志在弥留之际,用党员证夹着七根火柴,把火柴作为我们党组织的财富。在那个年代一根火柴可以点燃篝火,让一群人感到温暖,尤其是在雪地里长途跋涉的红军能烤火恢复体力,而这七根火柴的意义就不止火柴这么简单了,它的象征性非常强。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火柴让饥寒交迫的人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幻觉,而这七根火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堡垒的坚实和希望。这七根火柴细节的刻画栩栩如生,读者身临其境。它打动人心的方面也在于细节,红色经典的细节都是有特殊背景来衬托的,离开特殊背景,也许七根火柴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军队怎样战胜白色恐怖,怎样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怎样赢得一个新中国。七根火柴,一下子点燃了每个读者内心探求的指路明灯。
我们对党组织的希望,也在于党就是人民的政党,能以崇高的品质和聚合力给予我们理想和信念。我们今天迎来的一切又是多么不容易。一代代人在不辱使命、忘我牺牲、奋发有为,彰显着对党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
重读这两篇小说,我间隔了40多年之久,依然心潮澎湃,顿感艺术为人民、为党的事业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红色经典追求生活原型与艺术创造有机结合,美学的亦是历史的,革命的亦是人民的,人民的亦是我们的。因此,当我们重读红色经典时,我们能读到的不仅仅是感人的故事。并非完成了一次阅读,也非仅仅获得一次内心震动,而要让自己看到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红色经典点燃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也成就了更多如王愿坚一样的红色经典文学巨匠,对红色经典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作者系中国电信江苏无锡分公司员工)